不一樣的第110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圓滿收官,據官方統計,有2014家酒類企業參展,這其中有多少家白酒企業,有多少白酒老品牌、新品牌登臺亮相,恐怕不好計算,也就不得而知了。
但有一個小現象,卻讓筆者很感興趣,那就是白酒出現了13香、14香的產品。在莞爾之余,還是很佩服創造13香、14香概念的企業,這個概念真的很有意思,也很能吸引眼球。
眾所周知,在20世紀70年代,清香、濃香、醬香和米香型白酒是最先確立的四大香型,在此后的幾十年里,香型不斷發展,在2022年頒布的白酒新國標里,明確了現在白酒香型共有12種。
如此看來,香型的確是個好東西,一些大的酒類生產企業,都是各大香型的代表,也是行業的領先者。各香型的佼佼者都能傲視群雄,風光無限。
尤其近幾年,名酒不斷下沉,“少喝酒,喝好酒”成為社會共識。于是乎,2022年,雖然白酒行業的產量降到了近10年以來的新低,但是這一年,好多白酒企業卻在紛紛擴張產能,這又意味著什么?
一曲新詞酒一杯,去年天氣舊亭臺。
白酒是一個很傳統的東西,也是一個很有說道的東西,要有說道,那就要有點自己的東西。
但這幾年,大中小型經銷商說得最多的是,白酒太難了,白酒太卷了。
中小企業問,當好香型、名產區、大品牌等資源都被大企業占據的時候,我們還怎么過?還怎么活?
所以說,這些新香型的出現,是無奈,還是創新?
《華夏酒報》總編輯吳賢國說,面對頭部酒企和名優企業的“圍攻”,區域性酒企和中小型酒企的日子越來越難過,想要在夾縫中求生存,就要走出一條特色化、差異化的發展路徑。
這可以說是無奈之舉,香型創新更多是區域型中小企業的“自救”行為,是守住市場的探索和創新。
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說,通過創新實踐,通過傳統堅守,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:什么可變,什么不可變。所以,“讓傳統的更傳統、現代的更現代”,“傳承不守舊、創新不離宗”已經成為我們共同創造各美其美、美美與共的中國酒業新文化的指引。
《周易》云:“變化無窮,不變乃是常道”。
宇宙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之中,只有適應變化,才能生存和發展。
雖然變化是不可避免的,但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,我們還需要堅持不變的原則和價值觀,那就是白酒本身的品質。
這種不變并不是僵化和守舊,而是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,保持內在的穩定和定力。只有通過這個不變,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中找到自己的堅守和方向。
從這個角度講,不管是現在的13香、14香,還是未來的15香、16香等等,能在無奈之下求變,本身是好事。企業要把產品扎扎實實做好,不能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噱頭來忽悠消費者。
不管我們酒企的香型、產品處在什么狀況,只要把最核心的東西做好,就有機會。因為辯證法告訴我們,唯一不變化的就是變化。